浮針

浮針療法

特點
效果快速明顯
只需少量進針
安全無副作用

介紹

古代中國針灸的種類很多,目前大家常見針灸所使用的針叫做毫針,通常毫針都是垂直扎入肌肉內: 中國的中醫學博士符仲華汲取傳統針灸醫學的基礎和精華後,於1996年改良了針灸針具並發明浮針療法,不同於傳統毫針,浮針是以接近水平的角度針入皮下。

由於浮針療法適用於治療肌肉與軟組織的長期疼痛及關節部位的術後復健,且效果顯著,在全球中醫界和疼痛醫療界引起關注。
浮針的特色是什麼?
效果快速明顯: 治療疼痛時,再進針完畢,經過數分鐘的治療後即可收效,迅速緩解疼痛。
只需少量進針: 不像傳統毫針常需多點進針,對於同一部位或鄰近區域痠痛,浮針常只需1~2 次進針。
安全無副作用: 不像傳統毫針垂直針進肌肉層,浮針水平進入皮下,相較之下更加安全,患者在近針後,還可以自由活動,不像傳統毫針需在診療床上固定留針。
傳統針灸的費用低廉、許多中醫師都會操作,不過通常要治療一段時間之後,療效才會慢慢出來。浮針的特色是治療前後的立即減緩,但浮針療法要自費,每一次的療程約1千元左右,療程次數多寡則要看疾病別而定,嚴重一點的疾患可能會多次一些。
 
 
浮針療法為何能有如此快速的療效?
身體多痠痛經常是肌肉與軟組織過於緊繃或出現其他問題,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身體局部區血,而讓該區域出現酸麻痛等症狀。浮針療法可以迅速放鬆肌肉與肌筋膜等軟組織,改善氣血循環,所以能迅速改善疼痛。
 
 
浮針可以浮針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浮針療法以肌肉為主,適應症分成肌肉生病產生的疼痛肌肉緊繃引起的內科疾病。
肌肉相關疼痛:
肩頸: 落枕 頸椎病 肩周炎 肩頸僵硬 胸廓出口綜合症
上肢:網球肘 高爾夫球肘 媽媽手 上肢痠麻
下肢: 坐骨神經痛 膝關節炎 踝關節陳舊性損傷 下肢痠麻
軀幹: 要部痠痛 急性腰扭傷 慢性腰椎退化 椎間盤突出
各種 運動傷害 術後復健
 
肌肉緊繃引起的內科疾病:
頭部: 頭暈 頭痛
消化: 噁逆 習慣性便祕
生殖: 長期經痛 男性功能問題
泌尿: 前列腺炎 頻尿 漏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