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欄
失眠看中醫3-半夜易醒
March 21,2023

- 上次談到入睡的開關在於”身體內部的體溫”,又叫做”核心體溫”,身體核心體溫要低於一個程度,身體才由清醒模式切換到入睡模式。身體雖然進入睡眠模式,但有些人半夜容易v醒過來,正常來說你起來上個廁所,應該倒頭就又睡著了,可是有些人可能要10,分鐘20分鐘,甚至一小時,這就造成很大的困擾了
- 睡眠能不能維持需要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配合,我們在清醒的時候是交感神經佔上風,等到入睡了,副交感神經佔上風,副交感神經能不能持續佔上風,對睡眠的穩定有著關鍵的影響
Q1. 什麼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好像大家有聽過,又不是很清楚,可以解釋一下嗎?
-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統稱為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就是你大腦不用去管它,你不用花心思,他自己就會自動動作的神經,像是心跳、呼吸、腸胃道消化等等。
- 甚麼是交感神經?就是在面對外界壓力,你需要很專心,隨時立刻做出反應時,交感神經就會亢奮。想像你現在正在跟別人比賽拳擊,你是不是不自覺的就會心跳、呼吸加速、張大眼睛,精神注意力十分集中,腦子動得很快,瞬間已經想過好幾套戰術,肌肉也變得很有力?這時候身體主要是由交感神經掌控 。
這種轉換你根本不必思考,身體自動就完成了,這就是自律神經。
- 回到該才說的,副交感神經要持續佔上風,睡眠才能維持下去。我們的睡眠由淺到深,依據我們的腦波的頻率來區分,共分成1到4個階段,剛入睡時是階段1,副交感神經稍微佔上風,這時候有點吹草動,人還是很容易醒過來,然後隨著副交感神經更加站上風,我們的睡眠開始由第一、第二、第三,到最熟睡的第四階段,也就是深層熟睡。這個時候就比較難被叫醒,我們所說睡死了,這時人很難叫醒。
- 正常來說隨著睡眠加深,交感神經要慢慢把身體掌控權交給副交感神經了,要進入深層睡眠了,可是現代人壓力太大了,潛意識還是無法忘記工作工作,都已經月底了,業績還不到上個月一半,所以交感神經又把身體控制權收回來,所以就醒了
- 一般人醒來,可能上個廁所,倒頭又睡了,可是這種人不一樣,可能要十分鐘、二十種才能再睡著,而且因為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不夠,所以早上起來還是感覺沒有睡飽
Q2 雖然沒進入深層睡眠,但如果我在比較淺層的睡眠時間很足夠,也睡了八小時,這個效果一樣嗎?
其實身體在睡眠時,身體還是靠自律神經在持續工作,做的工作還蠻多的,比如說內分泌的調整,把大腦裡的廢物排除,這些工作在淺層睡眠和深層睡眠的效果不太一樣,所以如果深層睡眠不夠,身體還是會覺得休息不夠,長期下來健康也會有影響
中醫觀點
Q3那中醫對這種半夜容易醒過來的現象的有甚麼看法呢
- 中醫對這種壓力大半夜容易醒過來的現象,稱作是肝氣鬱滯,鬱是憂鬱,滯是滯留的滯,中醫的肝不是西醫解剖所說的肝臟,不是liver,中醫的肝主要的功能是掌管情緒的地方,包括憤怒、喜悅、憤怒、憂愁、焦慮、悲傷、驚嚇、恐懼,簡單說就是七情六慾,可以說一個人的個性跟這部份很相關。
- 如果要用現代解剖來看的話就是大腦的邊緣系統,包括海馬迴,杏仁核等等,大腦的邊緣系統掌控了一個人的情緒、行為,邊緣系統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憤怒的時候是不是會血壓升高,心跳加速,睜大眼睛瞪對方?所以這方面中醫、西醫又對上了
- 肝氣正常應該要很順暢的流動,正常的抒發,現在肝氣鬱滯,肝氣被堵住了,不順了,所以你的情緒沒有辦法好好地抒發,整天被工作壓著、焦慮、驚恐,所以影響了睡眠
中醫治療
肝氣鬱滯,就要疏肝理氣,就像水管不通,就要把它通一通,中醫會用一些理氣的藥,像是川楝子、延胡索、柴胡來疏肝理氣。
肝氣鬱滯的人可能是整天愁眉苦臉,更嚴重的脾氣暴躁,容易生氣,臉紅脖子粗,這個叫肝陽上亢、肝火太旺,這時就要加一些洩肝火的藥,像是龍膽草,青蒿,牡丹皮等。
剛剛說到交感神經過度旺盛的人,睡眠都比較淺,中醫也有些治標的藥,比如說龍骨、牡蠣殼,這些藥我們叫重鎮安神藥,可以穩定交感神經,讓睡眠深一點
Q4.有甚麼是我們日常生活可以做,來減少交感神經亢奮,讓副交感多多起來的事?
緊張的時候可以深呼吸,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或者有很多音樂也號稱可以讓心情平靜啟動副交感神經。
但其實自律神經受到我們剛才說的邊緣系統影響,也可以說是受到一個人的個性影響,簡單的說,面對外界的環境,一個人的個性如何去反應,決定了交感、副交感神經的運作。
外界環境床無法改變,個性呢?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中醫說的肝氣鬱滯,就是情緒沒有得到抒發,所以重點是情緒要有出口,不要一個人悶在心裡,找人聊一聊,閨密好友,不好啟齒的,有很多社福單位,張老師、生命線,找人談,讓你開啟另外一種想法,激盪出不同的觀點。有時候不是要解決,只是要找一個情緒的出口,聊一聊,心情舒暢,晚上就好睡了。